大家好,本期视频来讲一讲福州罗源的婚嫁习俗。在福州地区婚嫁分为提亲、订婚、迎娶等程序,但各县区的习俗仪式又不尽相同。单讲罗源,差不多20世纪90年代前,在订婚之前有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叫做"过礼"。
"过礼"的第一步是这样的,由媒人把男方的生辰八字送到女方,再把女方的生辰八字送到男方。之后有的迷信思想比较重的父母接到写在红纸上的生辰八字红帖之后,就去请算命先生推算一番,看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是否相合。一旦不合,说是有冲什么的,这婚事就得重新考虑。
不过现在对这方面并不怎么在意,即使有交换"八字"红帖,也只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许多人甚至连换帖的形式都免了。"过礼"之后觉得满意就可以提亲了。提亲是男方向女方提出,并委托媒人或亲戚同事代言。有的由男方父母上门提亲,并相议聘金、肉面、礼饼的数量等。
现在有许多人都是提亲与订婚并举,订婚的仪式在罗源的县境内也是不尽相同的。比如靠近宁德、古田的做法与靠近连江这边的做法就有差异,不过也是大同小异。为了折中的讲述,我就按照2020年版的《罗源县志》该条目下的内容来讲。
·首先,订婚时男家送女家肉、面、礼饼、衣服、首饰、聘金,但必送公鸡2只,女家用1只母鸡换下1只公鸡。鸡脚必系红线,这就是所谓的"红线羁脚。当然如果是二婚的就没有这个意思。
·女家回送的礼品有糍、蛋糕、粽子、另外红枣、花生、桂圆、瓜子等5种干果是不可少的,它的寓意是"早生贵子"。
·还有就是女家在回送的礼品中必有谷穗、茶婆(茶婆就是老的茶树枝),这里谷穗象征着"子多如谷粒",茶婆寓意"嫁女给人做祖婆"。还有女家回赠的礼品中衣裤也是不可少,而且裤袋里多少要必装点钱,寓意家有"钱库"。
到了21世纪,随着经济好转,首饰、聘金的数量也渐增,但多数女家父母又将聘金作为陪嫁送给女儿。而上述的各种仪式也逐渐在简化。在以前迎亲前一日,男家要差人到女家搬嫁妆,罗源话叫做"搬闲架"。旧时接亲,新娘子都是坐红轿子的。后来生活条件好了,接亲多用小车,小轿车。不过现在有些人喜欢复古,所以接亲又用上了红轿子。
族女子出嫁上轿前有"喊道谢"之俗,长辈要给"压袋钱"(红包)。上轿时母女两人对哭,女儿主要哭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兄弟姐妹疼爱之情。母亲主要哭女儿为人之妻要勤俭持家,孝敬公婆之类,这就是所谓的"哭嫁"。
其实这种哭嫁在以前汉族家庭也是有的。在罗源以前各地新娘上轿之俗也有所不同,有的由伴娘扶新娘上轿,而西兰、飞竹、松山等地,新娘上轿前双脚是不踩地的,必须是由兄长抱着上轿,意思是这样不会带走娘家的财富。
红轿快到男方家的路上,男方这边要选父母双全的男童若干人迎接,称傻"接路"。而花轿到门后,必须由丈夫健在,子孙多,有"福气的妇女"负责"迎下轿"。而后新郎手执龙凤烛为前导,伴娘持米筛遮新娘(说是米筛有百孔,寓意百年夫妻百子千孙之意)。
然后新娘踩红色布袋进入大厅,红布袋为5只,意思是"五代同堂"。后是拜堂仪式,先拜天地,后拜祖宗,然后是拜公婆和至亲长辈,最后夫妻对拜。拜堂完毕,就是新娘下厨房仪式。这时新娘由伴娘引导作刷锅、炒菜、煮饭等动作。
·等婚宴结束后就是闹洞房,先是新娘给闹房者发喜糖,参加闹洞房的人不论辈分都可出题来逗趣新郎新娘。
·而后是结婚第三天,新郎陪新娘回娘家做客,新娘家设宴欢迎。
而旧时罗源县海上渔民(俗称"疍民",他们的迎亲结婚仪式又与众不同,但由于视频时长的问题就留待之后再讲述。
本期视频就到这,朋友们再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