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时吸金近半亿,直播订婚变卖货!800万粉丝网红被投诉23万条,平台:永久封号

近日,快手网红殷世航因为炒作求婚事件冲上热搜。

有博主爆料称,这场订婚直播给殷世航带来高达4000多万的收益,按30%的佣金比例到手1600万。

也有网友吐槽他的带货能力:“含泪赚了一千六百万。”“殷世航早该被封了,经常炒作做低俗直播。”

5月17日,快手发布公告,称平台接到用户23万条举报,目前已经对殷世航账号进行封禁处理,快手电商将严查其商品质量,收集消费者反馈,并对该商家作出进一步的相应处理。

网友纷纷表示:封得漂亮。

一场“不卖货”的直播带货超4000万收23万条举报,800万粉丝网红被封

在快手的粉丝超过800万,在抖音的粉丝超600万,网络红人殷世航5月16日举办了一场盛大的订婚活动,本来一场订婚仪式,却变成了直播带货现场。尽管如此,当晚直播间最高人气达170万+,热度破亿并登上热搜。根据网友透露,此前殷世航每天都在直播间上演各种分手、复合、再分手、复合的情感大戏,并让“殷世航求婚”、“殷世航专属BGM”成为抖音、快手上的“流行梗”。

在直播现场,殷世航还请来演员扮演“父亲”走场,并设置“猜新娘”环节引发笑点。更滑稽的是,殷世航骑着一匹小白马出场。而在订婚还没结束的时候,他就开始卖货了。此前预热中,殷世航曾表示“这场直播不会卖货”。

据南方都市报,飞瓜数据显示,殷世航当晚直播带货销售额高达4611.8万元,销售量34.9万,客单价平均为132.19元。观看人数最高峰时达到170万。这场直播中,销售额最高的是单价999元的朵唯手机,共售出2.1万件,总价2070.2万元。而销量最好的为一款单价138元的香水套装,共售出5万套,销售额为690.2万元。

资料来源:飞瓜数据

这场直播中,销量最高的产品是一款单价为138元的香水套装,售出5万套,销售额为690.2万元。销售额最高的是单价为999元的朵唯手机,售出2.1万件,销售额为2070.2万元。

在直播商品中,还有一款88元的绿水鬼手表,卖出2万块,销售额179.9万元。

资料来源:飞瓜数据

这场闹剧,最终招来了快手的封号。据了解,快手平台自去年11月起开展“打击恶俗炒作带货行为”专项治理行动,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团队/个人矛盾、出轨离婚等元素,低俗、惩罚等直播内容进行人气炒作的卖货直播。

根据快手平台的公告称,收到用户23万条举报,反映商家“殷世航6.1结婚”在5月15日的直播中,存在炒作卖货、低俗演戏、虚假宣传等行为。目前已立即封禁电商小黄车及直播功能。

据了解,快手自去年11月起开展“打击恶俗炒作带货行为”专项治理行动,包括但不限于利用团队/个人矛盾、出轨离婚等元素,低俗PK惩罚等直播内容进行人气卖货炒作的直播。

据百度百科显示,“殷世航,男,汉族、浙江丽水人,生于1999年,VKKE品牌创办人,知名网红”。但据启信宝显示,VEEK品牌所属的江苏神之奇迹化妆品有限公司,并没有殷世航的名字。

纵观殷世航成名之路,他此前每天都在直播间上演着各种分手、复合、再分手、复合的情感大戏,并让“殷世航求婚”“殷世航专属BGM”成为抖音、快手上的“流行梗”。

抖音回应封禁殷世航账号:已永久封禁快手:封号630年

据中新经纬,殷世航抖音账号已被封禁。

抖音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账号违反平台规则,已被永久封禁。抖音坚决抵制恶意炒作、恶俗蹭流量、无底线营销等违规行为,一经发现将严厉处置,维护社会公序良俗和清朗内容生态。

另外,据红星资本局,快手向记者确认,殷世航被平台封禁天数为23万天,也就是630年,相当于永久封禁。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还在调查中。

随着当下直播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网红”是许多人的梦想,当主播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随着网络直播间的竞争越来越大,一些网络主播为了吸引眼球,打着创新的旗号触碰法律红线。

5月14日, CAPA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官方微信号公布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警示名单(第八批),共41名主播位列其中。

其中,游戏主播景某某(昵称沫辰和平精英)也在主播警示名单之列,是唯一一名警示期限为长期的主播。据悉,5月13日,该主播因在某酒店烧水壶、沐浴露瓶内撒尿、吐口水,并拍摄视频进行传播而引发网友愤慨,该主播曾拥有百万粉丝,目前已被所在直播平台封号。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以下简称“分会”)表示,经分会内容评议委员会审议,会长联席会审核确认,李某等40名主播涉嫌从事违法违规的网络表演活动,列入主播警示名单,警示期限为24个月;主播景某某涉嫌在互联网群组发布违背公序良俗的不文明视频信息,列入主播警示名单,警示期限为长期。警示期限内,各网络音视频平台会员企业不得为其提供各类网络直播服务。

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分析称,这种现象折射出网络直播行业的一些从业人员唯利是图,为了吸引粉丝眼球、获取高额物质回报,无视法律和道德底线。

郑宁说:“存在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网络直播行业准入门槛较低,而网络直播平台的审查以及相关部门的监管又不到位,导致一些网络主播的违法行为不能得到及时惩治,在利益驱动下,更多人甘冒风险。”

【新闻多一点】2020年直播市场规模达1930亿,将出台MCN机构监管措施

5月18日,2021年中国网络表演(直播与短视频)行业年度峰会于上海召开。会上,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发布《2020年中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市场规模达1930.3亿元,直播平台打赏收入占行业收入的75%主播账号超1.3亿。

对于行业发展问题,《报告》提到应加强直播平台主播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规范和完善主播职业评价体系。在发展趋势上,未来行业监管将进一步下沉,从源头治理,特别是对MCN机构将出台具体的监管措施。

千亿市场规模,75%收入来源于打赏

近年来,直播行业快速发展,已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媒介形式。《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市场规模达1930.3亿元(根据主要上市平台公开财报和采样信息估算),较2019年有显著提升。

从营收模式来看,打赏是直播平台和主播的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直播平台打赏收入占行业收入的75%左右,占主播收入的35%-45%,而泛娱乐直播平台的打赏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90%。

2020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发布《数字文化产业就业研究报告(2020)》透露,我国游戏、电竞、直播和网络文学四大典型数字文化产业领域总就业人数约3000 万人,其中的直播领域处于高速增长期,创造的就业数量在宽口径下为 1020 万人,在窄口径下约为 450 万人。

主播群体方面,截至2020年末,我国网络表演(直播)行业主播账号累计超1.3 亿(根据 23 家平台汇总数据),其中日均新增主播峰值为4.3万人。

《报告》提到,从年龄分布来看,24-30 岁年龄段的主播最多,占全部主播的近 40%;从地域分布来看,主播主要集中在三线及以上城市;从收入来看,大多数主播月收入 3000—5000 元。

直播用户方面,2020年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6.17亿人,占中国网民整体的62.4%。电商直播蓬勃发展,电商直播用户在2020年快速增长,达3.88亿人。直播用户人均观看时长分布中,观看1-2小时的用户占比较高,占比33.4%;观看0.5-1小时的用户占比 26.7%。

MCN方面,克劳锐的《2020中国MCN行业发展研究白皮书》显示,到2019年底,我国MCN机构数量已经突破两万家,电商平台内容板块增加、短视频平台需求增加、小众平台DAU增加。根据测算,2020年MCN机构仍有 20%以上的增长。

头部平台竞争格局稳固,融资总额下降

受直播经济增长趋势推动,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化企业、传统企业增项经营内容或入局网络直播领域,为产品和服务拓展新的推广和销售渠道。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管理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具有网络表演(直播)经营资质的经营性互联网经营单位有5966家,其中2020年获得前述资质的单位有3362家。

目前在直播行业中,头部平台约20家,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一二线城市,其中抖音、快手、YY、陌陌等总量约占整体市场规模的65%以上。

截至2020年末,我国共9家网络表演(直播)平台上市主体,欢聚时代、陌陌、虎牙、斗鱼、哔哩哔哩 5 家企业的总营收同比增长 29.67%。

去年,我国网络表演(直播)领域共产生23起投融资事件,总融资金额超过62.3亿人民币,相比2019年,投资件数明显增多,融资总额在经历了前两年的爆发后有所下降,为 2016年以来最低。《报告》认为,行业格局形成,资本趋于稳定。

去年最为受行业关注的收购事件为:欢聚集团于11 月 16 日与百度就全资收购欢聚国内视频娱乐直播业务(即“YY 直播”)完成最终约束性协议的签署,总交易金额约为36 亿美元,交易预期将于 2021 年上半年完成交割。

监管将进一步下沉,出台MCN监管措施

对于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报告》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路径。

例如,当前直播内容同质化严重,文化品质需要进一步提升;直播行业社会认同感偏低,从业者缺乏培训与长线规划;直播对传统产业的助推作用尚未充分开发。

对于塑造健康向上的从业氛围,《报告》认为,行业监管部门、社会组织与平台要形成合力,加强直播平台主播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推动“互联网 职业培训”常态化,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主播职业评价体系,探索适应直播形态的责、权、利对等的职业培训成本投入机制。

在行业发展趋势上,未来将管理和引导并行,高质量发展成为主基调。“优化与提质并存已经成为行业发展的主基调。未来行业监管将进一步下沉,从源头治理,特别是对MCN机构将出台具体的监管措施。”《报告》提到,铤而走险、试探底线违法的小平台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网络直播行业竞争加剧,行业发展回归理性。

同时,体验经济将加速直播与各行业深度融合。《报告》认为,伴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移动互联网新技术、新运用广泛深入,未来直播结合在更多消费场景迎来突破,“直播 ”模式的应用将成为常态,如“云上游”、“景点直播”等旅游新模式迅速发展,直播平台成为新零售主战场,“云演艺”将成为线下表演的有效补充。

21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张雅婷)、南方都市报、红星资本局、中新网、中新经纬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