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情有趣有肉麻的洞房诗,流传2千多年,无一喜字却句句欢喜

古代文人,喜欢用诗词来表达感情,有的人含蓄,诗中用语不会将情绪和感触写得很直白,但是用来形容或者指代感情的话,依然触人心弦。

有这么一首在洞房花烛夜有感而发的情诗,流传了两千多年,表面看没一个关于喜庆的字眼,但整首诗读下来,却句句都在透露着欢喜之情。

结婚是人生大事,婚礼当天是新郎和新娘最期待的大日子,届时会有很多亲朋好友到场,大家一起热闹,新郎新娘也很高兴,于是闹洞房这个习俗便产生了。

不同于现在某些地方的恶意婚闹,古人闹洞房的方式很有意思,尤其是文人,他们会以玩文字游戏的方式让闹洞房充满诗情画意。

写诗或者对对子,就是其中一项有趣的娱乐活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洞房诗也诞生了。

古人的文艺“婚闹”

大文豪苏轼,就在新婚之夜给妻子献上了夸奖她的洞房诗,妻子看了感动,宾客看了羡慕,都在赞扬这对佳人是绝配。

而这首无喜字却胜有喜字的诗,比苏轼写的经典太多了。全诗总共三章,每一章只有六句话,但句句对仗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

这首诗出自我国著名的文学集《诗经》,作者叫谁无从考证,因为是来自民间的作品,作者并不像苏轼这样鼎鼎有名。它流传于先秦时期,是汉人中传唱的一首民歌,叫《绸缪》。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诗中全用排比句,对仗精确到了每一个字,这样的句子用民歌的方式唱出来,绝对朗朗上口,且充满欢快的情感。

“绸缪”在古语中是捆和束的意思,薪指柴火,刍是草,楚为荆,三个不同的字说的都是能当柴火烧的材料。

“三星”是群星,位置分别是:在天上,在角落,在院户。而良人、邂逅、粲者都指代新娘。

今夕何夕是问新郎:今天究竟是个什么好日子呢?你说。能让你遇上这么美丽的新娘。

子兮,是嗟叹的语气词,三章重复使用,加强语气,也让韵律更为工整。新娘用了三个词来形容,不仅表达出对她的多重赞美,也是亲友们对姻缘的祝福。人们认为,新郎和新娘的邂逅是天作之合。

正所谓,姻缘天赐,三章的最后一句,都是反复强调这段姻缘合适的话。

整篇诗中没一个关于“喜”字的代称,全是侧面角度的打趣,让人感到扑面而来的开心。从诗创作的角度来看,应该是亲友闹洞房时,打趣新郎信口而作。

人们会先形容了一下当天的好天气,是夜朗星稀,接着赞美新娘,然后再是嬉笑的口气三连问新郎,你打算在此良辰如何对待你新娘啊?

要洞房,先作诗

洞房花烛夜的流程,谁都懂,但是新郎新娘肯定不可能正面回答,太肉麻了,含蓄的古人怎么说得出口。

于是闹洞房的人目的便达到了,闹洞房的气氛也因为一首情诗越发的欢乐。

古人重礼仪,对长幼尊卑有着相当强的观念感,唯有在闹洞房时,可暂时放下这些规矩,痛快地图个热闹。跟现代的恶俗婚闹相比,是不是文艺又有趣呢?

古人结婚不像现代人可以自由恋爱,相处很长一段时间,彼此都十分了解了才结婚,古代可能从媒人那看个画像,听说一下对方的相貌和人品就办婚礼了。

为了让一对新人在结婚当天不尴尬,于是有了婚闹这个喜庆的行为,目的是让活跃气氛,让新人赶紧亲近。

古代的闹洞房又叫闹喜,希望宾客都献上祝福,让这段婚姻越闹越喜。闹喜还能驱走邪祟,消灾避难。

上至皇室亲贵,下至民间百姓,结婚如果没人来恭贺,没有人闹喜,那么新人会觉得他们的婚姻没能得到旁人的祝福。

这首先秦民歌的精妙处就在于,它用了特别含蓄的方式表达了朦胧美,非常符合古人的思想观念与审美,若是要回复,还能顺便考一考新郎的才华。

它作为诗可以读得很顺口,作为歌也能随口就唱,且诗里没特别指出新人的身份或特点,下次换一对新人,还能用。

就像我们现代适用于婚礼的流行歌,不挑人,用在谁身上都行,大家听到的,只有赞美和祝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