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写在第29个结婚纪念日

今天是和大宋结婚29年的结婚纪念日,29年的婚姻被称为“绒婚”。

“绒婚”这个名称用来形容我们夫妻间29年的婚姻生活真的是很贴切。

时光荏苒,光阴如水。

我们这两个原本陌生的男女,一起经风历雨的走过了29年的婚姻生活,虽然有着你烦我厌的时刻。

但终究,你欢我喜的日子更胜一筹,彼此之间的关系也真的如同柔软的绒,让我们心生欢喜。

岁月,就在温暖和舒适的感觉中,慢慢的摇啊摇,摇到了我们黑发悄然间染上一丝丝的白霜。

婚姻,于我们每个家庭,各不相同。

或欢喜,或怨怼。

最初走进婚姻的人,莫不是因为彼此心生喜悦,期待着一生一世一双人,长相厮守到白头。

可是那些曾经的美好和期待,却在岁月的光阴里悄无声息地败给了柴米油盐这等凡俗的小事。

有争吵就会有伤害,可是没有争吵的婚姻却也不是最好的。

我一直觉得“相敬如宾”这个词,对婚姻而言是总是透着一股冰冷的味道。

真正幸福的婚姻应该是有温度和烟火气的,而夫妻间的争吵就像调味剂。

当然,任何的味道都是过犹不及。

小吵怡情,大吵费情,吵多了家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如何拿捏住婚姻生活里的度,就是一门学问,而且是极其高深的学问。

这需要婚姻里的男女不断地去摸索、去复盘、去纠正自己。

我很少看那些所谓的情感专家的各种讲解,也很少看各种讲解婚姻的书籍。

人有千面,婚姻也就自有万种样貌。

婚姻如鞋,合不合脚只有自己知道。

有的鞋子去年穿还是百般熨帖,今年再上脚就能磨起血泡。

脚还是那双脚,鞋还是那双旧鞋,或许是哪里有不一样了,自己都不知道原因在哪里。

曾经有人推荐一位出家人写如何教育孩子和经营婚姻的书籍,说写的很有道理。

我没有看过,如今也不记得哪位作者,只想着一个没有经历过婚姻、没有孩子的方外之人,如何明白婚姻的真谛?

婚姻,真的写不出啥经验和道理,都是靠日复一日的过出来了滋味。

在婚姻里摸爬滚打了29年,总是愿意记住一些美好的事情。

有一次,大宋说我是选择性记忆,我觉得这种记忆真的没啥不好。

岁月悠长,我喜欢那些甜蜜的、让我心生欢喜的事情。

每每反刍一次美好时光,就觉得人生值得,生活值得,所有的明天都值得期待。

已经过去的苦涩,就让它随风自然风干就好,何必再去撕开已经结痂的伤痕?

除了让自己的日子多了一丝黄莲的味道,还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两个人的爱情,可以花前月下,你侬我侬,彼此都是对方的精装版。

一旦走进婚姻,就是N个家庭的柴米油盐,言来语去的人情世故。

绕不开的父母、避不掉的姊妹妯娌、还有时不时就要刷刷存在感的七大姑八大姨。

从恋人变成夫妻,每天的精致会被不修边幅替代,曾经的柔情蜜意也会被生活的细沙不断磨砺、再磨砺。

珍珠,就是来自于最初的小沙粒,经历了艰难的磨砺蜕变得璀璨而高贵。

矛盾,如果被包容和理解,就会消散在婚姻的烟火气中,爱情也因为包容,慢慢变成温润的亲情。

有人说,老夫老妻之间就像左手握右手没有激情,婚姻就像一潭死水。

可是,左手握右手时候的默契和自然,不是最最顶尖的默契和天道自然么?

激情,终将在荷尔蒙的退散下慢慢消散。

亲情,却会因为彼此的依恋变得温润,就如同空气,你不用刻意想起却不可或缺。

和大宋一起走过了29年的婚姻路,总觉得自己的运气还是蛮好的。

29年里,我们一起完成了对女儿的抚养和教育。

我是碎碎念的老母亲,自己都说不准算是慈母还是严母?

大宋是一个平日不出手,出手后就让女儿心有忐忑的老父亲。

庆幸的是,女儿的孝顺和努力上进,让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了期待。

如今,女儿虽然在外地求学,但是会雷打不动的每天和我们电话聊天,这让我和大宋很是欣慰。

生日、各种节日,女儿的礼物和红包都会及时到位。

我们也在努力学着做一对不扫兴的父母:只要是女儿给的,我们都笑纳并且送上对女儿的彩虹感谢。

29年里,我们夫妻齐心协力,完成了对双方父母的孝顺和赡养,尽到了为人儿女责任和本分。

父母病床前,我们端水喂药、擦屎倒尿,没有丝毫怨言和不耐,只有对父母逐渐衰老的无奈和心疼。

付出是双向的,公婆、岳父母,我们都能做到尽心尽力。

俯仰天地,我们无愧于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

对父母的孝顺,也让我们成为女儿的榜样。

所以,家庭教育,父母的身教胜于言传。

29年的婚姻,让我们经常会“异口同声”,每每这时候,我们都会感叹一声“如果我们这生不做夫妻,真的是可惜啊”。

美好顺遂的婚姻,惟一的秘诀就是彼此包容、彼此迁就。

每每问起大宋,当初为什么会选我恋爱?

他总会大眼眨巴眨巴说:没办法啊,月老把红线早就给系好了,解不开啊。

女儿曾经问我:妈妈,婚姻带给你最大的好处是什么?

我都会毫不犹豫的说:给了一个我最爱的你。

女儿就会很得意:我比我爸爸更重要。

呵呵,这里面的学问大得很吆。

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形态。

以后的岁月里,我们要一直相亲相爱地走啊走....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