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四川又火了。
据四川日报消息,1月28日,记者从省卫生健康委获悉,《四川省生育登记服务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将于2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在生育登记、信息共享等方面更加便民。
新规主要有两个改变:
1,取消了是否结婚的限制
2,取消了生育数量的限制
也就是说,生孩子和打算生多少孩子,跟是否结婚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一时间舆论哗然,什么私生子,小三,继承这些词,让各种媒体,自媒体聊得不亦乐乎;
都在聊生娃,婚姻呢?似乎没人在乎。
我寻思改革开放已经多少年了,你们脑袋里除了财物和繁衍,能不能换点精神层面的东西?
还没结婚呢,一个个就想着离了能分多少利益;
生个女娃,周围亲朋就来恭喜:“女娃好啊,女娃能挣钱……”
每出台一个婚姻政策,就想着自己是赚了还是赔了。
这种精神的贫瘠,放眼四海也就印度跟我们算亲哥们了吧。
婚姻被抛弃了吗?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根据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显示:
2021年全国初婚人数为1157.8万,
比2020减少70.8万,首次跌破了1200万人,创下37年以来的新低。
很多人觉得国家发达了,就会像欧美日韩一样,无论是婚姻还是生娃,都会往下降。
但你自己去查查资料就会觉得不对劲,
人家欧美日韩的下降,属于一种缓慢的,线性式的下跌。
而我们中国,简直就像栽进坑里的过山车,妥妥一个A型反转;
要知道,我国初婚人数的巅峰是2013年,当时一度达到了2385.96万人;
恍如隔日,短短8年,初婚人数就下降了1228万,降幅高达51.5%,直接腰斩。
而与初婚人数减少同时发生的,是初婚年龄的推迟;
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统计,
2020年中国人平均初婚年龄为28.67岁,
与10年前相比,平均延迟4岁;
其中男性延迟3.63岁,女性延迟3.95岁。
这个初婚人数有多重要呢?
就婚姻概念来讲,它是一个远比结婚率更能反映真实婚姻意愿的指标。
2年前,某位专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中国人真的都不结婚了吗》
提出观点说:虽然初婚人数在下降,但中国真实的结婚率依然很高,
年轻群体中婚姻年龄在逐渐推迟,最终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进入婚姻状态;
而那些真正终生不婚的人数,也只有极少的比例;
只有衡量终生不婚的比例,才能真实反映我们国家的结婚意愿。
这种算法显然高估了老百姓的想法;
民生证券前阵子发表了一篇报告:
如果仅从绝对值来看,中国结婚率,也就是每个适龄女子结婚的概率;
长期都保持在90%以上,表面上看起来相当高;
这个数据,显然没有考虑初婚和再婚的区别。
初婚的主要是年轻人,而复婚的主力则是那些中年人;
只看结婚率,并没有考虑到再婚率的影响;
所以说,初婚人数才更有可能反映结婚的意愿。
最近几年,国内再婚人数占结婚总人数的比例可谓日益升高,
如果剔除了再婚人数,仅考虑初婚的话,我们发现:
2019年时期,结婚率只有72.6%,
也就是说,每10人中,大约有7人会选择结婚,3人会选择长期单身。
制定政策的人,我觉得他是这么想:
老百姓还是喜欢娃的,无奈结不起婚,所以我们把婚姻剔除掉,这样娃不就来了吗?
简直就是个大聪明!
这得是多朽得脑袋才能想出这种方法?
我一直觉得:
用爱情包裹婚姻,然后用婚姻辅以生子,夫妻之间相辅相成,繁衍后代。
我跟你生娃, 是因为我们有婚姻,
我们婚姻,是因为我们有爱,
我喜欢你,所以我希望拥有一个跟你的后代,
这才是正常的价值观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