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美好的时节总是带给人无尽的幸福与祥和。在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双节期间,许多青年男女喜结良缘,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结婚,作为一桩人生大事,自然少不了详细的流程和繁缛的礼节。中国素称“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婚礼都有相应的礼仪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言行。
在古代,一对才子佳人若想结成夫妻,都需要哪些过程和礼节?孔子博物馆策划了“六礼锦书——孔府旧藏婚书喜启展”,通过展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古代婚礼的知识吧!
古代婚礼有六项主要仪节,包括从议婚到完婚的整个过程,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统称“六礼”。“六礼”的产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其内容和特点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的经济模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作为婚姻缔结方式,六礼延续两千余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纳采
男方欲与女方结亲,男方先遣媒人往女家提亲,即初议(下达之礼)。若女方有意,则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纳“采择之礼”。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婚姻程序的开始。近俗,在提亲之后,媒人带男方去见女方,即相亲,要给女方一定的金钱礼物,可以视为古礼纳采在现代民间的泛化。
“求”字帖
清 孔子博物馆藏
问名
男方纳采后,再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时辰,以便男方卜问,决定成婚与否、吉凶如何。后来问名范围扩展到议门第、职位、财产以至容貌、健康等多方面。问名也须携带礼物,一般用雁。
南阳郡韩菼[tǎn]及李氏问名之敬帖
清 孔子博物馆藏
纳吉
问名之后,卜得吉兆,男方备礼通知女家,婚姻乃定。当女方接受庚帖后,将庚帖置于神前或祖先案上请示吉凶,以便判断双方年庚八字有无相冲相克。如果没有相冲相克之征象,婚事既已初步议定。合八字为此环节的重要内容,两姓合宜,则缮写鸾书凤笺,亦称龙凤帖、鸳鸯礼书。
罗景及妻王氏纳吉之敬帖
清 孔子博物馆藏
纳征
即男方谴媒人向女家送聘礼(聘书和礼物),这是表示两姓婚姻关系的正式确立,所纳之礼也最重。纳征礼物多为首饰、细帛、金钱等。鲁地近俗,在大婚前一个月至两周,男家会请两位或四位女性亲戚(须是全福之人)约同媒人,带聘金(亦称礼金或聘礼)到女方家中。此时,女家需回礼。
丁世俊纳征帖
清 孔子博物馆藏
请期
男家择定合婚的良辰吉日,并征求女家的同意。今俗所谓定日子,男女双方各自请至亲叔伯等商议成婚日期、大体仪式流程和注意事项。如果存在风俗差异,双方也要协商进行。
河南郡毕沅请期帖
清 孔子博物馆藏
亲迎
夫婿于亲迎日公服至女家,迎新娘入室,行交拜合卺(jǐn)之礼。在结婚吉日,新郎着礼服,偕同媒人、亲友前往女家迎娶新娘。新郎需先到女家祖庙行拜见礼,之后用马车或花轿将新娘接到男家。在男家完成拜天、地、祖先的仪式后,送入洞房。今俗所谓婚礼、结婚典礼,可以视为古亲迎礼与西式婚礼的现代融合物。
婚礼吉时帖
清 孔子博物馆藏
来孔子博物馆,观“六礼锦书——孔府旧藏婚书喜启展”,了解更多古代婚礼知识。在秋日的美景中,寻找你的缘分吧!
来源:孔子博物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