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庄夜话】曾经的婚嫁习俗文化,你知道多少?(三)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良缘永结,匹配同称

关于婚嫁那些事

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今天

继续跟随孙全成老师

来了解一下罗庄的婚嫁习俗

罗庄婚嫁传统习俗(三)

孙全成/文

03女方喜宴与填箱

“下棉裤”以后,女方家就开始操持女儿“出门子”的喜宴,遍请贺喜的亲朋好友、老庄社邻。过去,宴席一般都是自家准备。大厨是提前请好的,一般都是本村经常为老少爷们忙活婚嫁事儿的人,他们个个心肠火热,手脚麻利,长年累月地帮场积累了满腹的好经验,练就了一副好手段,对于喜宴的菜品选择、制作种类、上菜次序、荤素搭配、口味浓淡等等了然于胸,整个过程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只要主家敬上一支烟,说上几句客气话,除非要事缠身,一般是不会推辞的。这些人大都提前一天到达,与主家一起筹划买东买西,忙着搭遮阳篷、排案板、垒灶支炉、陈列家什……忙忙碌碌的身影为往日里平静的庭院平添了几分喜庆的味道。“厨子进了门,一溜儿摆上二十四个大瓷盆”,这个时候,锅碗瓢盆勺齐聚,葱姜油盐糖汇集。到了宴请宾客的时候,厨房处煎炒烹炸熘,爆煸蒸烧煮,庭院里大人们迎来送往,孩子们蹦蹦跳跳,宴席上推杯换盏,觥筹交错,欢声笑语:真真好一幅“陈陈香盈向阳院,阵阵歌出喜事家”的景象。

在罗庄一带,过去出嫁的喜宴主菜一般都是置办八个碗,原料为鸡、鱼、肉、蛋、粉条等,所以赴宴也称“吃八碗儿”,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时间上持续二至三天,从喜主家来说,虽然场面热闹,但是张罗这件事毕竟也颇让人忙乱,所以遍请亲朋好友后一般都歇上一天或两天再打发女儿出嫁。现在,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出门子”的喜宴基本上都请酒店代劳,这样主家可就轻松多了,同时菜品也已经远超出“八大碗”的水平,种类丰富,令人目不暇接。

以前女方的嫁妆都是父母自备,做父母的辛辛苦苦把女儿养大了,临走还得陪嫁好些东西,所以一些人就说女儿是“赔钱物”,女孩出嫁,对娘家来说是人财两空的事。当然这是旧观念,考虑问题有失偏颇,不足取。但是受此影响,一般情况下,女儿出嫁,不贴喜联。虽然如此,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在陪嫁的物品上,总得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陪送不尽的闺女忙不完的年”,有财力而不舍得出钱,会被人家指脊梁骨议论,在亲朋好友老少爷们面前失掉面子。

在过去,有钱有势的人家,女孩子出嫁,嫁妆也是很上档次的,种类也比较多,但这毕竟是少数。一般的家庭,由于生活水平的限制,大都很普通。比如20世纪初到1970年前后,女方的陪嫁物品种类较少,传统的家具一般是这样几件:一床木柜,一对坐床,一个菜橱,至多还有一个小木箱而已。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嫁妆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除了传统的橱柜之外,家用电器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置办者也慢慢转变为男方,所谓“一头沉(重)”,加之攀比之风的兴起,很多男青年结婚面临的经济压力较大。

女孩子出嫁的前一天,还有一项重要的程序,就是“填箱”。“来而不往非礼也”,得知谁家的闺女要“出门子”了,姑舅阿姨、伯母叔父等等亲戚本家以及有交情的乡亲们,总会根据平日里“来往”的数目送上多少不等的现金,同时忘不了包上若干面果,如羊角蜜、桃酥等等。这些礼品的多少也折射出了处于某个时代的人们生活水平的高低。比如在1970年前后,面果是论两送的,每包3两或4两,半斤的都很少见。这还是送至亲的情形,很多乡亲干脆没有。那时备送的面果,一般都盛在小木匣里,在意点的还忘不了用封条封一下。

陪送的家具,比如橱柜里面和抽屉等,不能空着。在女孩子出嫁的前一晚,七大姑八大姨以及表兄弟表姐妹等就提前到了。女孩的母亲请大家开始“填箱”。一人拿着油灯或蜡烛,把家具的里里外外认真地照一照,谓之“辟邪”,然后再根据面果的多寡,每处放上几包,同时忘不了放上些香烟(预祝新娘子过门后子孙昌盛)。东西放好以后,用写有“幸福美满”“喜结良缘”等吉利词儿的红纸条封好门儿。

因为是喜事,“填箱”的时候,大家都忘不了说上些讨口彩的顺口溜:“柜子箱子都填满,以后日子数着俺”,“各个抽屉都塞满,小两口一辈子不缺短”,“面果的样数全又多,婆婆恣得没的说(预祝婆媳之间关系融洽)”,“也有方来也有圆,日子过得比蜜甜(用面果的形状方圆指代面果)”等等,说者喜形于色,听者心花怒放。更有巧嘴的,插科打诨,一段又一段,说得满堂笑声不断,只有即将做新娘子的那位,脸上飞起一抹红霞,偶尔娇嗔几句,其实真的如同被当头倾了蜜——从上甜到下。

随着时代的发展,填箱这一民俗也有了很多变化。以前,这一过程都是在女方的娘家完成,大约进入21世纪后,家具开始由男方筹备,所以在男方家填箱成了普遍现象。婚日的前一晚,女方的亲朋好友黄昏以后到达男方家,填箱完成以后,男方家一般都会留饭。

未完待续

敬请期待《罗庄婚嫁传统习俗(四)贴喜联与铺床、滚床》

原文刊载于罗庄政协主办《罗庄文史》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