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婚嫁风俗

漫谈婚嫁风俗

邵褀昌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从有了人类,这就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真理。但是由于时代的不同,生活水平和社会理念的不同,婚礼婚俗方面还是有些不同的,如果用守正创新这个时髦的词来概括,似乎还挺恰当的。

为了叙述方便,就把我这70年的所见所闻分为五六十年代,文革时期、改开以后,新世纪以来这四个阶段吧。虽然这种分段有些粗略,但是风俗这东西不可能说变就变的,总是在新旧交替中发展变化着,所以这样划分也算说得过去。

(一)提亲

五六十年代,人们沿袭旧社会的传统,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很少有自由恋爱的。那时还有“姑舅亲”“姨娘亲”等近亲婚姻和“换亲”之类的陋习,不过随着政府新《婚姻法》的大力宣传,这种现象很快就绝迹了。

那时候不兴谈恋爱,记得吕剧《李二嫂改嫁》和电影《李双双》算是让老百姓开了眼。那个时代,村里要是有个自由恋爱的,那绝对是爆炸性的新闻,风言风语,不绝于耳。

其实,农村的专业媒婆很少,能给男女双方牵线搭桥的大多是邻居、亲朋、好友。介绍成功了,自然都有答谢,不过谢礼也是很简单,主家量力而行,没有硬性标准。退休后,我也曾为我的学生、同学或亲友的孩子操心,算起来也有20对喜结良缘吧。由于关系知己,所以也无须客套,都是满心的高兴,不计较怎么答谢。

(二)相亲

经媒人人介绍,男女双方在媒人的带领下,约个合适的时间、地点见面,这叫“相亲”。我相亲时,就是跟着媒人到女方家里见面的;弟弟相亲时,是我带弟弟去某个商店与媒人和女方见面的。相亲自然是看长相,有一见钟情的,也有不欢而散的,都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相亲成功后,再经媒人双方沟通,选个好日子就可以订婚了。

(三)订婚

订婚就有些讲究了。比如见面礼,这是必须的。在农村,订婚之日,男女双方在“坐席”之前有一个见面时间,这是男女双方第一次正式见面和谈话,男方要给女孩送一个红包,叫“见面钱”,记得我给未婚妻的红包是30元。改开之后,见面钱水涨船高,从几十元涨到100、200、500、600、800、1000元不等。

除了“见面钱”之外,还要给女方准备一些礼品,一般就是给女孩子准备的布料、袜子、衣服什么的,这些物品要讲究成双成对,用两个红色或花色包袱包好,让媒人过目后再转交给女孩的亲属。

五六十年代,订婚宴一般都是在家里进行,请村里的厨师来操办。改开之后,有的地方订婚还有随礼的,自然也要请客。新世纪以来,生活条件好了,大多数人家就去饭店包席了。

订婚之后,男孩还要正式登门走丈人家,这叫“认亲”。这天岳父一家要好酒好饭伺候。陪客一般和新女婿平辈,不过要有一定的酒量,要是新女婿没醉而陪客醉了,这个陪客就不合格了。

如果订婚之后谈不来,也有退婚的。退婚的时候,不仅“见面钱”要退回,而且那对包袱及礼品也要完璧归赵,这就是订婚那天让媒人过目的意义所在。如果属于女方强行退婚,男方还有索要订婚宴费用的。

(四)走动

一般在订婚后到结婚前的这段时间里,逢年过节,男女双方还要来回走动,其实就是给年轻人一个见面的机会,增进一下感情。记得从订婚到结婚,由于赶上提倡晚婚,让我足足等了三年,差点就把我憋疯了。

走动的日子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一般是男方先去走丈人家,女孩再来走婆家。有一年,我突发奇想,想着让未婚妻先来我家,但是事先又没有沟通,结果到了农历八月十四晚上,被母亲催得没办法了才去走丈人家;未婚妻也沉得住气,我去了之后,第二天也就是八月十五晚上就来我家了。

不过,每次未婚妻来,婆婆都要给准儿媳发一个红包,数量不等,随潮流而与时俱进,但绝对不能让女孩子空手而归。因为这不仅是婆婆抠门的事情,也预示着未婚妻在婆家没有地位。

此外,在农村还有一个“絻鞋底”的习俗。因为在五六十年代,都是手工做鞋穿,所以订婚之后,未婚妻就有责任给未婚夫做鞋子,同时男方也有义务供准儿媳穿鞋了。因此,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六”前后,未婚妻都要到婆家去“絻鞋底”,这个过程一般从“打葛布”开始,到絻鞋底结束,需要三几天的时间。

其实,“絻鞋底”是婆婆考察儿媳妇针线、饭食活的一个好机会,也是增进未婚夫妇相互了解的机会。就和电影《寡妇村》里一样,有个别把持不住的年轻人也有在此期间闹出“绯闻”的,给同龄人平添一点茶余饭后的笑谈。

(五)彩礼钱

彩礼钱是婚姻当中的重头戏,一般是经媒人沟通确定下来,其数额也是一路飞涨,往往让男方拿不动,七拼八凑才行。彩礼钱有的在订婚时支付,有的是在“送柬子”时支付,但不管什么时候支付,一定要通过媒人之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五六十年代,因为是计划经济时代,需要布票,所以彩礼钱除了现金之外还要一些棉花、布票之类的。

记得我结婚时,彩礼钱是200元。改开之后,涨到1000、6600、8800、10000元。现在10万也是小菜一碟了。

彩礼钱除了现金之外,还有一些物品。文革末期,开始有“三转一响”的说法;改开之后,就有“三金一木”的说法了。不过,那总是少数人为之,农村还不是普遍。记得我结婚时,是既没“转”也没“响”,一切都是后来慢慢添置的。

另外,结婚的新房自然是必须的。那时候,家里兄弟们多,但是新房只有一套。我大哥、二哥、三哥结婚,都是在同一座南屋里。结婚一个,搬走一个。唯独我的新房是一座新院落,但是由于我干木工的需要,结婚时三间正房没住,而是在一间耳房里住了好几年。

现在,都是楼房了。即使是农村的孩子,父母拼了老命也要给儿子在城里买套婚房,于是就有了“丈母娘抬高房价”的理论。

(六)送柬子

送“柬子”也就是现在的送“年命帖子”。在结婚之前,男方在找算命先生选择良辰吉日后,就要找村里的文化人用大红纸写一张“帖子”。内容包括夫妻双方的生辰八字和先生算定的新媳妇“过门”的良辰吉时,新媳妇“坐时辰”、男女送客避讳的属相等等有关问题,送到女方家,让人家照章办事。

这张“明白纸”,农村俗称“柬子”,因为算命先生都是盲人,算得好,写不了,所以男方要找人代写。写“柬子”很有讲究,格式、用词都是专业的。“柬子”写好后要用一个大红色的请柬装好给女方送去,所以叫“送柬子”。里面除了“明白纸”之外,还要装上“压柬子钱”,记得2004年女儿结婚时,亲家给的“压柬子钱”是60元,惹得老伴很不高兴。

送“柬子”时还要送一份礼品,一般至少是“四色礼”,也就是烟酒糖茶之类的,如果是六色礼就需要割肉或点心什么的。改开之后,各种奶制品、营养品也被纳入礼品之内,也有送活鸡活鱼的。其实,不管送什么,不必太计较,各地的风俗不尽一致,入乡随俗,来单照收就好。

(七)结婚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是人生中的头等大事,也是讲究风光体面的事,风俗可多了。

(1)结婚证

自从我国在1950年4月30日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以后,不论农村或城市结婚就需要依法登记了,否则就是非法婚姻。结婚登记,民政部门要发给夫妻双方每人一张结婚证。一直到1977年元旦我结婚的时候,结婚证上也不要求贴结婚照,所以我们的结婚证就是“奖状”模样的一张纸。现在有的人对婚姻不重视、不认真,拿着婚姻当儿戏,认为婚姻就是“一张纸”。

现在,结婚证是两个红色小本本,上面有夫妻二人的合照。

(2)上坟

我们王村地区,都是在结婚的第二天上午,一家人领着新媳妇先去给自家的先人上坟,再去给母亲家的先人上坟,并且中午一定要在舅舅家吃饭。上坟要用红色香烛,带个红包袱让新媳妇跪拜时用。

其实,给先人上坟,就是告慰先人家里添丁进口了,同时求得先人对新人的护佑,去母亲家上坟也有着让新媳妇认识舅舅家门的含义。

近几年,在周村参加一些婚礼,才知道有的人在结婚的前一天给自家先人上坟,一个是起着告知的作用,一个是让先人保佑孩子的婚礼顺顺利利,万事大吉。

(3)装箱子

五六十年代,结婚要分三天进行。在结婚正日子的前一天是“搬缘房”和“装箱子”。“搬缘房”是男方派人把女方陪送的桌椅厨子之类的家具搬过来,这个活一般由男方家帮忙的小伙子来完成;“装箱子”是女方把被褥、衣服等嫁妆送过来,一般由女方家的婶子大娘等人完成。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婶子大娘也少了,姐姐、嫂子、表姊妹都可以来“装箱子”。

“装箱子”还要有“压箱子钱”。男方事先把钱放到箱底里。“装箱子”的最后一道程序是女方的长者再把最底的一个包袱翻上来,就看到男方的“压箱子”的钱了,这叫“翻箱子”。“压箱子钱”的数额不等,从五六十年代的几十元不算少到现在的一万两万不算多,反正有钱了,怎么折腾都行。以前是压现金,现在压的钱多了,现金不方便就压存折。

“压箱子钱”归新媳妇所有,所以丈母娘就开口多要。不过现在讲究女方至少也要压男方的半数钱,也有男女双方钱数一样的,反正早晚都是孩子的,父母也不在乎,尽量满足女方的要求,大喜之日不必要找别扭。

五六十年代,“装箱子”是结婚日前一天的下午进行,因为不在男方家用餐,所以男方给每个“装箱子”人支一份小小的“赏钱”。现在“装箱子”改成在结婚当天的早晨进行,“装箱子”的人也和“送客”“援饭客”一样参加婚礼、坐大席,不过那份小小的“赏钱”却演变成一个大红包。

(4)送客

结婚这天,女方按照男方送“柬子”的要求,找两个未婚女青年当“嫁客”,也叫“送客”,现在叫“伴娘”,职责有着保护新娘和为新娘服务的双重作用。

两个男“送客”的一般由已婚的娘家哥哥充任,一是年龄大懂得一些规矩,二是也有一定酒量,避免喝醉了出洋相。这对男送客负责给新媳妇带着“随身面”,“随身面”放在娘家陪送的茶盘里,是为新媳妇“坐时辰”以后食用的。

五六十年代,因为一般都住土坯房,有吊帘子的需要,所以女方还陪送一床布帘子。结婚时,需要新媳妇的弟弟或侄子拿着帘子,也属于男客之列,并且男方还要给红包。现在,布帘子没人用了,王村人还拿块花布搭在新房的门上,名曰“搭帘子”,蕴含联姻之意。

为了招待好女方的男、女送客,男方这边也要找两个平辈的未婚女青年当女“接客”,两个大伯哥当男“接客”。当中午坐席时,女“接客”招待好女“送客”一席,男“接客”招待好男“送客”一席。五六十年代,男女送客就是四个人一席,现在上饭店都是10人一桌了,平辈的不一辈的人都可以在一桌,没人刻意计较。

(5)坐轿

五六十年代,大姑娘结婚都是要坐花轿的,还有个“大闺女坐轿头一回”的歇后语。记得我大哥在1958年结婚时,大嫂就是用花轿抬来的,抬轿需要8个小伙子。新媳妇都头戴花冠,还戴一副墨镜,脚上穿着绣花鞋。

有坐轿的就得有“压轿”的,压轿的一般是自己的小叔子,大嫂结婚是四哥给“压轿”的。

花轿都是花钱租来的,如果想省钱还可以让新媳妇坐“大车子”。“大车子”也是独轮车,相对于轻便的手推“小车”而言。“大车子”前后有车把,需要两个人驾驶,前者掌握方向,并同时向前拉;后者负责用力推。同样,用“大车子”娶媳妇也得有人“压车”,新媳妇和“压车”的小孩一边一个不偏沉。

文革时期,国家号召“破四旧,立四新”移风易俗,喜事新办,新媳妇就不坐轿了,“大车子”也没有了,这时候就用手推车代替“大车子”。王洞村的团支部书记结婚时,村里的女知青还去给他“压车子”。我结婚时,是用8辆自行车把新媳妇和娘家人带来的。同时期,如果新媳妇家路程较远,还有用拖拉机接媳妇的。

现在都是坐轿车了,有专门的结婚车队,一色红、黑、白轿车一拉溜10来辆,也够威风的。也有开头特意安排一辆白色轿车,寓意“白头偕老”,也不错。

文革期间,政府还号召举办集体婚礼,一般选在五一节、国庆节举办。集体婚礼省钱、省事,大家都自觉参加。记得我在王村公社修建张古水库时,元旦之日,公社安排在水库工地上举办集体婚礼。改开之后,有钱了,花钱不是问题了,政府也不管了,集体婚礼也很少了。

(6)倒毡

新媳妇上下轿,脚不能沾地,那怎么办呢?在五六十年代,有两个男劳力各拿一床毡,倒替着铺在地上,让新媳妇走在毡上。现在有的也红毡铺地,但大多是新郎抱着或背着新娘“过门”进家,喜庆的气氛格外浓烈。

(7)压砖

除了新媳妇“过门”时,放鞭炮、“迈火盆”之外,还要在婆家的门楼上压红砖。婆家事先准备好用红纸包好的两块土坯砖,挑选属龙、属虎的两个人,按照“龙递虎压”的风俗压好,砖下端各插上一双红筷子,以免红砖滑落伤着行人。之所以选用土砖坯,是因为压上去的红砖没有取下来的说法,就等着日久天长被雨水自然冲刷掉。

现在住楼房了,就把红砖压在单元门的水泥板上。

(8)援饭客

“援饭客”由女方的叔叔大爷或父亲充任。“援饭”的本意是怕女儿吃不惯婆家的饭,才由“援饭客”带去粮米做饭,一般为小米、白面之类的五色粮,也有着祝福女儿家五谷丰登、日子越过越好的含义。

在五六十年代,“援饭客”一般在结婚第二天上午,沿着新媳妇走过的路。来到亲家,例行“援饭”的使命。为了让“援饭”客不走错路,准确无误地找到女儿家,在结婚时就得有人负责在沿途的岔路口压红纸作为标记。这个风俗一直沿用到今天,不过是把红纸贴到电线杆、树上、井盖子上,不仅看着喜庆,也有着警示的作用。

现在,“援饭客”和“装箱客”一样,合并为结婚当天进行了。五六十年代,女儿出嫁,丈母娘一般不参加女儿的婚礼和装箱子;现在,丈母娘成了婚礼上的座上宾了。

(9)扫地

新媳妇最后一个任务是在结婚第二天早晨给婆婆“扫地”。据说,为了试探儿媳妇是否贪财,婆婆有意识地放在地上钱,硬币也行,纸钱也行。新媳妇在扫地时“捡”到钱,要主动交给婆婆,千万别据为己有,让婆婆一辈子瞧不起。

其实,新媳妇不仅给自己的亲婆婆扫地,也要给婶子大娘家“扫地”,当然婶子大娘也都主动给新媳妇一个红包,钱不在多少,象征着一家人关系融洽。扫地的过程,也是让新媳妇认识自家人的过程。我在老家居住时,新婚的侄媳妇还去给我扫地,老伴都是赶忙掏红包。

现在不兴扫地了,新媳妇在婚宴上开口叫婶子大娘的时候,该掏红包的都当场兑现了,一家人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

(10)回门

结婚第三天,新媳妇在新女婿的陪伴下回娘家,俗称“三日回门”。回门这天,岳父母也要好好招待新女婿,有“丈母娘疼女婿,一炖一个老母鸡”的说法,实际上就是给女婿补身子。“三日回门”之后,到第六天上,新媳妇还要回娘家“住日子”,一般是住6天,此后就没有清规戒律了。

现在为了省事,就让一对新人在结婚的当天下午回娘家走一趟了事,美其名曰“当日回门”,“住日子”的习俗也早就取消了。

(八)缘房

“缘房”就是结婚时的家具,一般由男方购置,也有女方陪送的。

五六十年代,缘房主要有:方桌配一对大椅、梳桌(三抽桌)配一对杌子、大箱配一个小箱。我结婚的时候也是如此,不过梳桌改为厨桌(下面带门子),杌子换成了办公椅,婚后又自己做了一张大衣厨。改开之后,有要两个大箱的,也有要大衣橱的。

因为桌椅橱柜都是带“腿”的,所以还有人讲究“16根腿”“24根腿”“32根腿”的。

现在住楼房了,方桌大椅基本不时兴了,壁橱代替了大衣橱。不过增添了茶几、电视柜、餐桌之类的新式家具。

(九)三转一响

“三转一响”是个时代名词,它兴于六七十年代,盛于八九十年代,新世纪以来就不再讲究了。近几年,山东理工大退休教授张维杰在周村开办了“淄博盛康三转一响博物馆”,里面收藏了千余件“三转一响”,欢迎大家参观。

“三转”包括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是收音机。现在看这些物品花不了几个钱,但是在计划经济时代,不仅需要钱,还得需要购物券,甚至是托关系拜门子才能买得到,所以“三转一响”绝对是当时的最高档次,能够置办齐了的也是少之又少。

改开之后,自行车让位于“木兰”摩托,收音机被收录机取代,继而发展为电视机;并且金耳环、金项链、金手镯成为女孩子追求的金贵饰品,所以“三转一响”就发展为“三金一木”。

“三转一响”也有称“四大件”的,不过内容增多了,大衣橱、冰箱、电视机等也都纳入了“四大件”之列。

现在,手机成为日用品,楼房那是刚需的,轿车成为新时尚。随着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昔日的“三转一响”已经走进了博物馆,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成为那一代人的美好回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