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传统风俗习惯正在慢慢消失。就拿婚姻大事中的婚礼来说,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了。在城市中,现在的婚礼都是在酒店举行,其过程完全交给了司仪,新郎新娘在司仪的安排下完成一些步骤即可。传统的婚礼可不止于此。
中国古人的婚礼,是在黄昏举行的,这也是“婚礼(昏礼)”一词的来源。现在某些地区,也许还保持着这种传统。最初人们结婚,有“六礼”之说,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亲迎,婚前一两天女方送嫁妆,铺床,隔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这些过程完成后,才是婚礼环节。虽然不同地区说法不太一致,但基本上都是按这些环节来进行的。
在婚礼当天或前数天,要在新房内安好婚床,在婚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同时要找一对童男童女在床上滚一圈,叫“滚床”,这一切都寓意新人早生贵子。
婚礼当天,男方必须去迎亲。古代迎亲,有徒步的,也有用车的,比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轿去迎亲。抬轿的人必须身体强壮,遇上别人家的花轿,绝对不可以与他们碰头,必须绕着走。迎亲回来时,还要另找一条路回去,寓意为不走回头路。如果途中经过庙,祠,坟,井、河等处,必须由男方娶亲的人手持红毡子将花轿遮住,以示"避邪"。如果在途中遇见出殡的队伍,迎亲的人会说"今天吉祥,遇上宝财!"因为棺材的谐音为"观财",亦即看到财宝的意思,这样说主要是为了图个吉利。
新娘通常会以一边长三尺的正方形红围巾蒙在头上,这红色的围巾称为"盖巾",俗称红盖头。通常是男掀女的红盖头。对于盖头这种婚俗,一般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说盖头是为了遮羞;而另一种说法是说源自古代的掠夺婚,表示新娘子蒙上盖头后就永远找不到回去的路了。另外新娘会在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新娘的嫁妆里除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胡蝶双飞;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和讲究都不一样。
新娘到达新郎家门口时,有一个“过门”环节。“过门”和“拜堂”环节大体相当于现代婚礼了。过门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门后正式踏入男家家门,拜见公婆及男家其他长辈。所以当女方步入男家后,公婆会由房间出来,到大厅会见新人。在进入男家之前,要燃放鞭炮,跨过马鞍和燃烧的火盆,寓意为步步高升,一世平安和红红火火。然后是拜堂,又称为"拜天地",是婚礼中一个很重要的仪式。经过"拜堂"后,女方就正式成为男家的一员。"拜堂"时,主持婚礼的司仪会大声的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实际操作中,新郎新娘会先拜天地,后拜祖先。新人会向公婆奉茶跪拜。公婆会说一些祝福的话,并送首饰及礼物给新娘。新娘收到饰物后需即时戴上,以示谢意。然后,新人会向其他长辈及亲戚奉茶。一般这些环节过后,新娘就进入新房,古代新娘进入新房后,由新郎用秤挑起新娘的红盖头,寓意为称心如意,然后二人喝交杯酒。有的地区马上就进入闹洞房的环节,也有的地区是在晚上闹洞房。
婚礼之后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是回门,也叫归宁。是指婚后的第三天,新娘在丈夫的陪同下,带着礼品回娘家祭祖,然后再随丈夫回到夫家。归宁,就是回娘家向父母报平安的意思。在古代,所谓出嫁从夫,女子到夫家后就可能没有机会再回到娘家了。所以回门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人们十分重视回门这一个婚礼习俗。回门之后,整个婚礼仪式就完成了。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不慎触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