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情”,“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为讳”,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生活中每个人难免对风俗习惯不同程度的了解,应为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婚假仪礼也是我们须知道的仪礼习俗。现在我通过学习《定西县志》有关风俗内容,与大家共同了解一下定西安定婚假仪礼流程,虽然定西安定各乡各地风俗略有不同,但大体上相似,分享大家与大家一起探讨,悉旧礼倡树新时代文明喜事新办新风尚。
婚龄:旧时男女满14岁为婚期。1950年,法定为男20周岁,女18周岁。1981年,改为男22周岁,女20周岁。70年代提倡晚婚,一般男在25岁、女在23岁左右。进入80年代,农村又出现私婚、早婚现象。2020年5月28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七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晚婚晚育应予鼓励”
婚式:旧有为数甚少的“童养媳”、“指腹婚”。建国后革除。“表亲婚”随着婚姻法的明文限制,已不复存在。
旧时男家婚娶困难,因赘于有女无子之家为“入赘”俗称“招女婿”。男方多受社会及家庭的歧视。因财产继承关系,女方族属以过继侄子等由进行干预。建国后,男女平等,传宗接代思想日趋淡化,男婚于女家的财产继承权得到法律的承认和保护。但水川地区土地较少,因限制有男孩而又婚男于家者。
旧时贫困之家,有以女互换为媳者,彩礼聘金可以互免,俗称“换头亲”。建国后,遭摈弃,但仍有个别地放存在。
“男女同姓,其生不藩”,民间恪守至今,一些无近亲血缘关系的同姓青年男女,虽然相爱,但不能结合。
旧时富贵之人纳妾有多至二三人者。贫者终身“打光棍”者有之。
新逝老人之家忌婚娶。男女双方可结婚于一方老人病终前,谓“冲喜”。
现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六条 【结婚自愿】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 【婚姻无效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
婚礼:旧时多遵“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也有只请媒人从中说合,征女方父母同意,议定彩礼,择吉成婚。一般程序是:
(一)男方请媒人备礼物去女家议婚,女方同意,即将年庚生辰八字告知媒人,提供男方推卜,“八字”合则成,不合则将原礼物退还作罢。
(二)男女八字相合,彩礼已议定,则由男方主婚人、女婿、媒人,择双月双日,带酒2瓶(以红线绳相系)及聘金、衣料、首饰等一部分送女家,行订婚礼,俗称“喝酒”。女家邀请族中长辈及女舅等,设宴款待。随后,二酒瓶由女家换装米、面少许,交男方带回,取“米面夫妻”之意。
(三)订婚之后,男方分次或年关、或节日,与媒人或径由媒人将彩礼分次送给女方。也有奉行“纳征”之仪。男家或四人或六人,携彩礼按预订日期去女家。附带10个大馍馍,酒二瓶,鲜肉两条及糖果等共12品,称“盒子”。女方于院内设方桌,礼品置于上。女方子侄辈,上香礼拜,祭天地,叫“扣盒子”。礼毕,男家给上香者“喜眉钱”。并呈上礼单,开盒“亮礼”,请亲属宾客参观,接着女方向男家客人,呈上加盖水饺碗食之,称“尝汤”。女方并设宴待客。现在此礼亦不多见,大多数各按各的规程行之。
(四)男家选定结婚日期,请媒人商之于女家,为“请期”。女方同意后,有“隔月不通话”之说,即在婚前三天内,由媒人去女方研究具体事项,为之“通话”。
(五)婚前一日,女家宴请亲朋,接受馈赠礼品,其中一部分随“嫁妆”由女方陪嫁男方,俗称“添箱”。旧多陪送板箱1对或四角柜1个,进入80年代,则有陪送大衣柜、写字台1至数件者。现如今常备的嫁妆有首饰、床上用品、嫁妆箱子(红皮箱或红抽杆箱)、洗浴生活用品、家电及车辆等。
结婚之日,男家视道路情况,或备轿车,或备叫驴、公马(忌用骡),由新郎或新郎之叔、伯、兄长1人,媒人、女傧、车夫或背箱者等,共5人,携酒、糕点、礼币等前往女家娶亲。娶亲人数必须为单即去单来双之意。女家子侄辈故意闭门不纳,引亲者遂将少量钱币从门缝塞入,称“闩门钱”。迎娶者入门后,陈放糕点,向女方长辈“看蛊儿”敬酒。以“答谢”钱酬赠女方养女之恩,先是互相推让,然后女方受之。随即引亲者就宴,宴毕,由女傧为新娘梳妆,新娘身穿束衣,头顶盖头,胸前置“护心镜”,怀揣“蟑连书”(庚贴),由新娘兄弟或子侄辈抱之上轿或骑乘。新娘临出卧室,在哭泣声中,以两手将两把筷子分别抛撒于门内外、引女客偕女方女傧(俗称送女客)共登轿、乘前行,送亲尊客随行于后。至男家门前,女家有小孩或坐于轿车,或拉新娘于骑乘之旁,须男方给以小钱,始许抱新娘至堂前行拜堂礼。礼毕,新郎新娘同抱麦斗(俗称“满斗”),串踩红毡入新房,置麦斗于炕上之喜神方位。新娘的护心镜置斗中,面斗而坐。新郎以擀面杖挑去新娘盖头。男家设头顿饭款待尊客,而后,尊客观赏男家房屋建筑、畜禽、环境等约一小时许,又设宴招待,新郎、伴郎二人敬酒行礼。送亲者须于午前离开男家,临行前,男方须向女方以小钱赎来嫁妆箱柜的钥匙,系最后一道耍笑钱。置拦门酒者,以小桌拦住大门,上置酒和馒头,用大酒盅斟酒,一一与尊客猜拳,三拳两胜,输者饮酒后,让尊客取一馒头出门。
尊客走后,男方即宴请亲朋,亲朋以现金或礼品馈赠“行情”,亲友小孩即行闹房“耍媳媳妇”,缠新娘咂烟。至深夜设小宴行合卺礼,俗称“暖床”。傧相怂恿新郎新娘互相敬礼,互喂菜肴,以增加乐趣。最后撤小宴、撒红枣、核桃于床上让新郎新娘就寝。新房置“长明灯”,彻夜通明。
次日晨,新夫妇遍拜家中长辈,女家亲属女眷携食馔赴男家来贺,男家亦邀亲眷陪贺、认亲,确定辈份关系。俗称“看亲”。
第三日,新夫妇同“回门”往拜岳父母及其族叔伯等,新夫妇接受招待后,及早返回。新妇入厨擀切“试手面”,邀舅家及亲朋遍尝。
旧送亲主男,看亲主女。民国晚期,送亲时,男女亲眷同往,第二日“看亲”废,“回门”及“吃试手面”改在第二日。
建国后,废除买卖婚姻,实行婚姻自由。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或由介绍人牵线,互相见面,彼此通过了解,互赠信物,然后办理婚姻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确定婚姻关系。彩礼减少,一般人民币100~200元之间,婚礼简化,农村迎亲或用普通车辆,或骑马、驴,或骑自行车,或步行。新婚夫妇穿制服,佩红花,向来贺亲友于席间敬酒,亲友亦略有馈赠。机关、团体的青年多选“五一”、“国庆”、“元旦”、“春节”等节假日,举行结婚典礼,不迎娶,不请客,由主婚人、证婚人、介绍人、来宾讲话,接着新郎新娘致谢辞并互赠礼物。谈理想,吃喜糖、喜酒,逗笑取乐,文明、健康。另有工会、青年、妇女等群众团体组织的集体婚礼。进入80年代也有少数恋人举行旅游结婚。
“文化大革命”中后期,索要彩礼、聘金抬头。边远山区有索“三个六”、“三个八”者,即六(八)百元、六(八)丈衣料、六(八)百斤粮食。有以自行车、缝纫机、衣料等折算现金者,近城水、川区聘礼约七八百元,其他川区约一千一二百元,边远山区有高达2000元以上者。城市以家具陈设为主,有要36条腿,48条腿(即写字台、大衣柜、高低柜、梳妆台、沙发、双人床或"席梦思"之类)的;有兼要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录机之类)的。后者亦渐演化为彩色电视机、双卡收录机、洗衣机、电冰箱等最新高档陈设。新房装饰有新式灯具、流苏及彩扎“喜”字等。迎亲车辆,由拖拉机至汽车、吉普车、面包车等,至于数辆。除新郎、新娘乘坐外,还须接送送亲者。有“闩门”索钱、过桥索钱、新娘下车索钱、赎钥匙索钱,每次都以数十元计,甚至“答谢”亦为索钱内容之一。有于临结婚时索要彩礼数百元至千元者。宴席有家庭置办者,有在饭店包办者,旧时杂味一碗亦很阔气。动辄四菜、八菜、鸡肘之类,宴必酒,酒必醉,以醉为“好”。亲友贺仪一再升级,由一二元,至三五元、数十元不止。
21世纪之后,大多在索要彩礼、聘金方面合情合理,不但不要彩礼、简要彩礼很多,这都是新时代的文明现象。但是在部分地方、部分人索要重彩礼、重聘金又见抬头。结婚彩礼、聘金有索“一动三不动”(分别是汽车和彩礼、房子、金首饰)成了婚嫁的标配。有的索要“万紫千红一片绿、一动不动、三斤三两” (万紫指的是面值5元人民币10000张,千红是指面值100元人民币1000张,绿指的是面值50元人民币600张,总计18万;一动指的是小轿车,不动的意思是1套楼房;三两三指的是黄金三两三 )。也有的索要“一动不动三金一响”(一动即车,不动即楼房,三金一般指戒指、项链、耳环,一响家庭影院系列),有的甚然加个“三甩手”(债务甩手、家务甩手、父母养老甩手)。因为买房、买车、办婚事,一连串的大项开支,不仅会花光多数农村家庭的积蓄,还让他们负债累累。很多女孩在相亲时就说,以后家里的债务,自己不会管,这样会影响到婚后的生活质量,自己嫁过来不是帮家里还债的,要求不管家里的债务。而结婚以后,除了让老人还债以外,很多女孩还整天不管家里的家务活。不管是做饭、洗碗,还是打扫卫生、干农活、洗衣服等等,都不管,像“两手不沾阳春水”一样。部分新媳妇,嫁到老公家里之后,所享受的待遇比婚前在自己娘家都要好,任何家务不管,在家里地位还高,没人敢指责她。有的新媳妇,结过婚后就赶快撺掇着老公,跟公公婆婆分家,不住在一个院子里。有的是自己住着新房子,在新房外再盖一个小破房子,让老人住里面。有的是自己两口搬到城里住,让老人住在农村老家。除了需要带孩子时,让婆婆进城帮忙,其他时候都不管公公婆婆的生活。有人说,这样可以避免婆媳矛盾,但实际上却是逃避了对父母的赡养义务。
过去与当下这这种女方“要面子”,男方“撑面子”,水涨船高的彩礼,让男女双方有苦说不出。这些不文明的陋俗与新时代提倡的文明新风尚,遂有“巨额彩礼、高档陈设、时髦嫁妆、美好宴席、隆重婚礼、洞房花烛”的新"六礼"之称,被视为社会公害之一。
为推动各地推进移风易俗,鼓励新人自觉主动抵制铺张浪费、恶俗婚闹、高额彩礼等不良风气,倡导文明、低碳、适度举办婚礼理念,积极倡导举办安定本土特色、简约文明的新型婚礼仪式,引领喜事新办新风尚,倡树新时代文明新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